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

香港大学高考状元,港大高考状元

tamoadmin 2024-07-18 人已围观

简介1.校方用72万奖学金挽留,内地学生刘丁宁仍然退学,原因是什么?2.老师布置作文,谈谈对今年高考状元弃北大选港大的看法~哪个角度都行,谢谢咯,3.高考状元港大被拒,高分真就低能吗4.江苏高考女状元,当年被清华北大拒绝录取,为什么港大却抢着要?5.17年前,那个高考900分,考上北大的广东男孩,如今现状如何?6.2012年高考香港大学录取了21位省市状元7.江苏学霸选择香港大学,面对优秀的学生高校能

1.校方用72万奖学金挽留,内地学生刘丁宁仍然退学,原因是什么?

2.老师布置作文,谈谈对今年高考状元弃北大选港大的看法~哪个角度都行,谢谢咯,

3.高考状元港大被拒,高分真就低能吗

4.江苏高考女状元,当年被清华北大拒绝录取,为什么港大却抢着要?

5.17年前,那个高考900分,考上北大的广东男孩,如今现状如何?

6.2012年高考香港大学录取了21位省市状元

7.江苏学霸选择香港大学,面对优秀的学生高校能否破格录取?

香港大学高考状元,港大高考状元

以2013年高考辽宁省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被香港大学文学院录取,并获得70多万元奖学金的本溪市高级中学考生刘丁宁,辞别港大又回到高中读书,本溪市高级中学校长李玉成说,刘丁宁只是想追寻更纯粹的国学。

热点评论

对于高考状元刘丁宁为圆北大梦从港大休学复读的选择,网络上引起了热议,有人赞赏刘丁宁勇于脱离普遍价值观念,追求理想,发现自我,寻去自由的精神。也有人慨叹人生苦短,怎能总在原地打转转,如果复读后再次落榜,又会有何种打算?也有人在质疑刘丁宁想要学好国学,就一定要退学吗?或许她有难言之隐?

乔布斯有一句很经典的名言: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笔者想说的是,抛开高考状元的光环,我们单从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选择上来说,请尊重“复读状元”的选择!尊重个体的选择只是基本要求,更要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更包容宽松的环境。毕竟,刘丁宁除了勇气,还有比不少人更为优越的主客观条件,这也是她底气的重要支撑。

离开许多人艳羡的香港大学校园,放弃70多万元的奖学金,辽宁省今年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日前选择回到家乡本溪的高中复读。在港大越来越趋之若鹜的背景下,刘丁宁顶着状元的光环,进行了一次罕见的“逆向回流”,无疑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议论。

有这么好的基础和条件,为什么还要退学复读?这是让不少人疑惑的地方。从媒体透露的信息看,既有客观上的不适应,也有主观上的“不甘心”。这位“复读状元”,看起来像一个文静柔弱的女生,但其内心比人们想象的要强大。细心的人发现,此前刘丁宁在参加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节目时,就已经展现了非比寻常的人文气质,那句充满深情的告白——五院(北大中文系)的老师同学们,等我来,我一定会回来的,听起来似铮铮誓言,让人惊叹于这个小女生小宇宙爆发时的能量。

有此“前情”铺垫,她现在作出的复读选择,使许多人更愿意相信,是热爱国学、向往北大的内心追求,让这位文科状元作出了很有勇气的选择。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在港大就不能学习研究国学?其实,纠缠于具体学校的高下优劣没有意义,因为这毕竟是个体的人生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向往的地方、渴求的生活,也有权利作出自己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离开的,还是留下的;不论是放弃的,还是坚持的,他们的选择都值得尊重。

但问题在于,“复读状元”的个人选择,相比别人,可能经受了更多的纠结,承受了更多的压力,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她回乡复读所掀起的轩然大波,人们的种种议论,来年高考存在的变数,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人的一生,机遇很重要,但选择更关键。这位女生的可贵之处,在于她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敢于放下一些功利的考量,去追求契合自己心灵的国学梦、北大梦。这份纯粹与执着,在眼下这个急功近利之风很盛的社会里,显得很难得,也让人感佩。

虽然“复读状元”引起热议,我们不必将这种行为推上神坛,也不必过度解读。我们应该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待一个人对于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我们可以从刘丁宁身上学习到的是,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应该坚持内心的想法,不要盲目的跟风,尊从自己的内心选择,并付诸实践坚持到底。

校方用72万奖学金挽留,内地学生刘丁宁仍然退学,原因是什么?

最近2020年江苏文科状元白湘菱上了热搜,作为江苏省的文科状元,却不被清华北大南大这样的一流大学所录取反而报考香港大学,作为江苏人的我很尴尬。

其实很多人质疑白湘菱的高考状元这个身份。因为今年江苏省出了两个文科状元,第一名是江苏淮阴中学的白湘菱高考总分430分,其次就是宿迁中学的王雅迪高考总分429分。但是江苏的高考模式比较特殊,两个选修必须要达到双A+才能被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录取。而遗憾的是白湘菱历史选修是B+,在江苏只能属于中等的水平。不仅无缘于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就连很多985名校校都上不了。

令人非常遗憾的是清华北大南京大学曾明确作出答复,表示白湘菱并不符合他们的录取条件。就在大家感到非常可惜的时候,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大家都纷纷赞同白湘菱去武汉大学的时候,香港大学却开出了更诱人的条件,主动提供100万全额奖学金,白湘菱出生于普通家庭,这样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最近她明确表示已经通过了香港大学经管学院的面试。

其实我觉得对于白湘菱来说,她心里真正的梦想还是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的。照理来说,江苏文科状元应该是众多名校争抢的对象,今天反而出现了这样尴尬的局面。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江苏高考的政策。在教育界里面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的教育看江苏。经常有人开玩笑,有一种试卷叫江苏卷。江苏教育一直注重全方面发展,从2017年高考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我觉得这样的高考模式为考生留下了很多遗憾。

但是从2021年开始,江苏卷已停止使用,江苏高考启用全国统一卷。这个对于江苏考生而言,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一个好消息,更是我们江苏考生展示自己的一个机会。

老师布置作文,谈谈对今年高考状元弃北大选港大的看法~哪个角度都行,谢谢咯,

高考,经历过的人们或许都会记得它的难忘吧。多少个日夜里的汗水,多少的压抑与迷茫或从容或艰难的度过。十年寒窗磨剑,在此刻亮剑争雄。好多人说高考是人生最后一次的公平,不管有没有夸大之嫌,不可否认的是这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小小的差距,就是不一样的人生。

每一年的各个省市的高考状元都会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被羡慕,被称赞,被光环围绕。而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一个辽宁省的高考文科状元,两度高考拔得状元头筹,重新择校的过程与经历。

高考的状元,你肯定会说这可是最拔尖的人才了,高考的竞争压力这么大是什么样的原因会让她选择有这么大的勇气再来一次,万一失败了呢?这样做是否过于儿戏和草率。

为何会选择再度高考,这确实会让人不解。但不妨先看看这位女学霸的经历,再做定论。

辽宁文科状元,光环与选择

这篇文章要说的主人公是辽宁省2013年的文科状元刘丁宁。刘丁宁这个小姑娘是辽宁省本地人,从小就聪慧过人,学习成绩特别优异,可以说是现在许多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而她自然也是很顺利的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

一向的高材生,沉稳秀气的她一直让人很放心。如果说有些孩子因为心态不好过于紧张压抑,本身学习优秀但是由于心态问题而发挥失常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这将会是让许多人都惋惜嗟叹不已,当然也可能会被当作失败的案例谈起,总而言之就是很不幸的。而刘丁宁顶住了压力,以非常好的状态参加高考应试,最终以总分658分的好成绩拿下了当年辽宁省的文科状元。

状元总会成为各大高校争取抢夺的对象。除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祝福与肯定,社会各界突然增加的关注如潮水般涌来。

同年她参加了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节目,与各个省市的状元一起登台,她虽然有些腼腆,却给人一种难得的安稳与成熟,在节目中她袒露自己有一个文学的梦想,接下来会好好考虑去哪所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

对文学的执着,各大名校的电话拜访,各种优惠的政策条件,全额奖学金等等,终于,经过了众多因素的考虑,在慎重选择下,刘丁宁最终选择了香港大学。

顶尖的大学排名,宽松的学校生活环境,显著的文学优势,这看上去确实是一个非常棒的选择。那么,后来她为何又选择再度参加高考呢?她的大学生活又是如何呢?

港大生活,虽不吃力,却有些蹩脚

带着自己的文学梦想,刘丁宁来到了港大。一腔热忱,抱着期待与好奇。可是现实却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求学路上一直相对顺利的刘丁宁终归还是遇到了难题。

港大实行的是英语教学,虽然说她的英语水平并不差,但是由于书面语言和口语上很大的差别,刘丁宁还是很吃不消,这曾一度困扰了她很长时间,但是谁叫她是刘丁宁呢,她咬咬牙拼命练习口语,终于战胜了这个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更严重的问题却不是努力就能克服的。

终究是不适应港大的节奏和学习氛围,刘丁宁深深地体会到这种境遇不是自己想要的,而且自己好像凭一己之力真的无法改变现状,刘丁宁还是选择了退学。

为此,港大甚至不惜开出了72万元的巨资来挽留她,但这一次,她选择了拒绝。但是,拒绝后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承受和翻盘的。

回到最初的梦想,再度折桂高考

选择了退学,再度参加高考,然后去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北大中文系,这在当时退学的刘丁宁看来是梦想,在别人看来可能说是痴心妄想也不过分,毕竟已经上了一段时间的大学,高中的知识不可能完完全全记得,状态也需要变更调整,这在很多人或者说所有人看来无疑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因此不理解的甚至是质疑的声音如潮水般涌来,但是刘丁宁已经做出了选择,她早就考虑到了所有的后果,但是,谨慎的决绝后,她就是做出如此决定。

背水一战的滋味只有经历的人才懂得吧,她没有退路,她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高考准备工作中,尽最大的努力去复习,去查缺补漏,她的状态让大家欣慰,甚至有老师预言她很有希望再度成为文科状元。

终于,她不负众望,一举再度夺得当年的省文科状元。这个惊人的成绩无疑是震撼人心的,这背后的汗水和努力,以及做出这样的选择需要多大的勇气也是鲜为人知的。

这次,她用一年的沉默与努力换来了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这次的选择来之不易,她没有犹豫,而是直接报考了北大中文系,而北京大学更是看中了这个女孩的才气和韧性,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刘丁宁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北大中文系,再度开始了文学路。

写在最后

刘丁宁的退学港大选择重读的决定,背水一战,好在有惊无险 ,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获得了宝贵的高考志愿机会,去到了中国最高等的学府——北京大学来继续自己的文学梦想。

我羡慕她的才华与骄人的成绩,同时为她的选择捏了一把汗,为她最后的成果而欣喜。但是通过她的经历,最震撼我的还是她放弃港大优越的大学生活和高额奖学金去选择高考重读的勇气。

勇气与选择,确实是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去面对的因素。选择,有时候可能会决定我们的人生走向或者说是平台,但是,勇气,确实是那个可以再拼一次,再博一次的筹码,虽然说可能最后无果,但是勇气确是重新选择的第一步也是最低限度的要求。

人生海海,时时面临着选择,我们有时干脆有时迷茫,有时身握主动权,有时却只能被动接受。谁都逃不出这些境遇与宿命的,无论是在世俗眼中这个人是多么成功或者是失败,但是,有些时候,差距在于勇气多大,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扭转去换一次主动选择的机会。

高考状元港大被拒,高分真就低能吗

这是种短视。

今年北京文理科头名丁艺莎和胡梦萦均放弃北大而选择港大。似乎现在在国内的中学生都有点以能上港大为荣的趋势。我在北京十一学校的往届考生光荣榜上,就看到有不少学生选择了港大。我想考生选港大的原因不外以下三点:1.高额奖学金的吸引力2.认为在香港的大学读完后更容易去其他西方国家或找到工作。3香港的在内地人心目中还是有地域优势

这次港大承诺4年45万港元的最高奖学金给北京的文理科状元,终于获得二人的青睐。如果是奔着高额奖学金去的,似乎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学四年的费用有着落了。人能看到多远,谁会知道未来怎么样,只好抓住现在。这种短视行为还是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据十一学校老师介绍,去港大的很大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奖学金,他们的父母每年大概要投资20万人民币以维持他们的学业,但有些父母还是让孩子选择去港大。原因就是我上面提到的第2,3条。这和国人一贯的盲目崇外是分不开的。如果你对孩子将来的定位是在香港生活,那港大的确要比北大近水楼台先得月。但是把目光放远点,考虑一下环球经济下大陆和香港的地位以及其随时间的变化,你们就会知道到底哪个更有前途,更有广阔的工作市场,大陆无疑是更有优势。

如果你想让孩子将来留学欧美,甚至在那些国家扎根,那么弃北大选港大绝对是短视的。对于那些没有真正在国外生活过,不太了解国外情况的人来说,以为香港会让你更容易跳到西方国家,但现实如何呢?以我个人的经历和对国外的了解,申请国外留学,北大毕业的砝码要重的多,更容易获得全额奖学金,从香港来的更以自费居多。因为以前大陆学生在国外立下的好口碑,许多国外的教授更喜欢招来自大陆的学生,北大毕业的自然是他们心目中精英学生的首选。再看看美国各大高校来自大陆学生的人数和聊聊无几的香港学生就一目了然了。在香港读大学对你以后转去欧美(也许英国除外)并没有更多的优势。此外在美国扎下根来在学术界和工业界有所作为的基本都是来自大陆的人,香港的我只碰到一个,还是年纪大的很早就来美国的一位学者。更多的香港人是靠早期来美的优势,开餐饮业的比较多。但这对于后来的人肯定并不适用。而且我相信许多大陆的家长送孩子到国外读书的目的也不是让他将来开个中餐馆。综上所述,选港大除了对留在香港本地有些优势外,对去欧美,或者在内地找工作并不比北大有优势。

江苏高考女状元,当年被清华北大拒绝录取,为什么港大却抢着要?

高分与低能肯定是无法划等号的。

不过国内的应试教育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一心为了高考,一切分数说了算肯定会造成部分考生的综合素质低下。如何才能培养出分数又高,综合素质又拔尖的人才确实需要教育工作者考虑考虑。

17年前,那个高考900分,考上北大的广东男孩,如今现状如何?

众所周知,江苏高考和别的省有些不同,不仅题目不同、满分不同,就连录取形式也和其他省份大不相同。也因为江苏的这种特殊的高考录取形式,导致出现了一些让大家难以理解的事情,比如曾经的江苏文科状元,就因为选修科目有个B+,上不了清华北大。

状元也遭“滑铁卢”

2020年,江苏省淮阴中学的高三学生白湘菱参加高考,并以430分的好成绩占据省文科状元的宝座。可能有人会怀疑了,什么时候400多分也能当状元了呢?这就要说一下江苏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高考政策。部分地区之间高考满分设定不同。大部分都市是750分,而江苏省只考语、数、外,语文与数学分别是160分,英语只有120分,另外还有40分的附加题,总分480分。

除此之外,还要考察学生日常的两门选修课成绩。而清华、北大录取江苏考生时,要求其成绩达标以后,选修成绩必须达到要双A+。其他像浙大、复旦大学这样的985高校,大多要求达到双A。在文科状元的成绩被公布后,不少人都为白湘菱祝贺,觉得这个女孩肯定是稳稳的清华、北大学生。可谁成想,接下来传出的消息,也是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虽然白湘菱的高考成绩十分优秀,但因为她的选修课——历史成绩为B+,所以无缘清北不说,还被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这“C9”联盟高校拒绝,除此之外,还有多所985高效表示不予录取。高考状元进不了好学校,这样的事情在不少网友看来,属实匪夷所思。于是网络上就此展开了“关于高校认定好学生标准”的讨论。

白湘菱迎来转机

随着在网上发酵后,无数网友都纷纷为白湘菱叫屈,甚至有些网友跑到清北的官方帐号下留言“偏科说明不了什么!白湘菱这样优秀的人才就应该被破格录取!”在为白湘菱叫屈的声音中,也有人表示:规则的制定就是为了公平,公正,倘若为了白湘菱破格,那么还有谁会遵守规则呢?

但是香港大学抛出的橄榄枝,无疑是白湘菱的最佳选择。因为香港大学承诺,不仅可以拥有随意挑选专业的权利,而且还会给予白湘菱大学四年的全额奖学金,共一百多万。如此优越的条件,显然对于白湘菱来说,是无法拒绝的。

香港大学是一所国际化公立研究型大学,实力可谓非常雄厚,其中白湘菱填报的金融类专业,更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之一。在2021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大学的排名,低于清华大学,但却略高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排在第15名,北京大学排在第23名,而香港大学排22名。所以说香港大学也是很不错的一个学校。于是在同年的8月3日,白湘菱便前往香港大学进行面试,并且成功地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为什么港大却抢着要?

从教学质量和来看,香港大学可以被称为金融院校,再加上香港地区全球金融交易中心,即便是到了将来就业,也是大有前途。

香港大学珍惜白湘菱这样的人才,而白湘菱的才华也有地方展现,本应该是一件可以圆满落幕的好事,但网上的声音却一转攻势,朝着白湘菱的方向发动攻击。

2012年高考香港大学录取了21位省市状元

“一转眼,我离开高明已经15年了,在这15年里,我可以很自豪地跟大家说,我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谭志佳是2003年广东省的高考状元,高明市首位高考状元。当年,谭志佳以900分的好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后来又进入香港大学攻读生物化学硕博连读学位。

由于表现出色,博士毕业后,他留在香港大学医学院做研究员,现在从事骨骼畸形遗传物理研究工作。他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不断向世人发表理论研究成果。

如今事业有成的谭志佳已经在香港娶妻生子,他很感激在自己的成长路上不断给予他帮助的好心人。

于是,他自愿为孩子们免费辅导功课,还加入高明政协,为家乡的发展尽心尽力。谭志佳是读书改变命运的最好典范。

寒门出贵子,高明首位省高考状元

2003年6月27日,是谭志佳永生难忘的日子。那天下午,他凯特不安地通过电话查询高考分数,得知自己成为了高考总分省状元。

一时之间,激动、欣慰之情涌上心头,百感交集。谭志佳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母都是农民,靠养鱼为生,收入十分有限,对供养两个孩子读书实在是力不从心。

父母一直对谭志佳熏熏善导,告诉他一定要努力读书,将来才能改变现状。谭志佳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他牢牢记住父母的话,高中三年,坚持不懈,努力读书。为了把更多时间花在学习上,谭志佳平时住校,连节日学校放,他也基本上很少回家。

平时他总是早上第一个到教室,晚自习下课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他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简直是如痴如醉。自然,他的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每次考试都是遥遥领先。

他的努力终于引起学校老师的关注,他们看到一个身处贫困,仍是咬牙拼搏的少年,内心充满感动,于是,学校安排教师帮助他辅导功课,使他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谭志佳却犯难了,在他的心里,当然渴望能够上北大清华之类的一流大学。可是他父母却愁苦交加,他们担心谭志佳报那么好的大学,万一考失利了怎么办?家里实在没有钱供他复读了。还不如报一个差一点的大学稍微稳妥一点。

谭志佳不愿意看着父母难过,他顺从父母的意思,填报了上海的一所大学。老师得知后,大为惊讶,他们觉得以谭志佳如此出色的成绩,考个北京大学根本不成问题,怎么能够填报一个普通大学了事,这不是耽误孩子的前途吗?

老师找到谭志佳,询问他的事情,谭志佳只好把父母的忧虑全盘托出,老师听完后感慨万千。为了打消谭志佳父母的顾虑,学校马上联系到两位资助人,承诺他们会包揽谭志佳以后的一切学费。

在学校的努力之下,两周后,谭志佳如愿以偿在高考志愿上填报北京大学。从此,他敲开了命运之神的大门,通向锦绣前程。

读书改变命运

读书虽然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却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读书虽然不能改变生命的起点,却可以改变生命的终点。

顺利进入北京大学的谭志佳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作为全国一流大学,北京大学对学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甚至比起课业繁重的高中生活有过之而无不及。

谭志佳早已经习惯这样的求学生活,他把自己的学业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北大的四年里,他的求学履历照样光彩照人,各门学科成绩在高手如云的北大都是名列前茅。

出生微寒的他明白无论如何再也不能增加父母的负担。于是,他在大学里继续刻苦读书,年年获得奖学金。一有机会,他就到外面打工,做家教、发宣传小广告,赚点小收入。积少成多,再加上他本身勤俭节约,从不铺张浪费,这并不多的小钱也能支撑他度过最美好的大学生涯。

在北京大学毕业后,谭志佳原本有机会到德国去留学,可是年迈的父母舍不得儿子去那么远的地方,很有孝心的谭志佳选择了去香港大学继续深造。

谭志佳说:“人一定要有志在千里的鸿鹄之志,要有远大的理想。”正是身怀着这样的理想,谭志佳每天早出晚归,绝大多数的时间都耗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有时候一天辛苦下来,什么数据也得不出来,不过对这些源源不断的挫折和失败,谭志佳早已习以为常,他把每次的失败都看成是通向胜利的阶梯。

因此,并不为困难所吓倒,当困难来袭,他镇定地观察、思考,搞清楚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再接再厉。

正是凭着这种严谨的作风,谭志佳的研究进步很快,在香港逐渐站稳脚跟。在港大做研究,每个月都有一笔收入,这让一直囊中羞涩的他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从此可以不必为衣食发愁,他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学术中去了。

不过谭志佳却舍不得用,他把一部分钱留给父母,一部分支助还在上学的弟弟,只留很少的一小部分给自己。

饮水思源,心系家乡父老

“我是土生土长的高明人,根在高明,对高明有一种血浓于水的感觉。”谈起自己的故乡高明,谭志佳充满深情。

谭志佳在高考结束之后,经媒体报道,他的感人事迹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很多人钦佩谭志佳勇于跟命运抗争的精神,纷纷向他伸出援手。

还有一位好心人跟谭志佳保持长达多年的联系,从他上大学一直到他完成博士后学业在香港大学工作,不仅在经济上支持他,更是在精神上鼓励他,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人生阅历为谭志佳指点迷津,充当了他的心灵导师,这些都给了谭志佳极大的温暖。

谭志佳在香港定居以后,他的生活逐渐踏上正轨,娶妻生子,安居乐业。饮水思源,他在贫困之际深受众人帮助,如今事业有成,一心想要回馈社会。

在香港的时候,他加入高明同乡会,真所谓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谭志佳见到那些在香港苦苦打拼的老乡,感到格外亲切。

应这帮老乡的请求,谭志佳每周抽出一天的时间,免费为老乡的孩子们辅导功课。一来可以减轻老乡们的经济压力,二来也可以解决老乡面临的下一代的教育难题。

他还加入高明政协,充当高明与香港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实现信息共享,促进高明更好更快发展。

小结:

读书能够改变命运,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但是读书并不是“美味蛋糕”,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努力,洒下无数汗水。

读书也不是“一劳永逸”,需要人们长期坚持不懈。谭志佳在成功夺取“高考状元”的桂冠之后,并没有开始“享受人生”,他认为“状元”只代表自己高中的成绩,并不能代表自己的未来。站在新的人生高度上,谭志佳继续孜孜不倦钻研学术,一路读到博士后。

如今的他从当年的贫寒学生蜕变成一位见识广、学识渊博、学术造诣深厚的学者,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从谭志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读书的力量,谭志佳的事迹是对“读书改变命运”的最好的诠释。

江苏学霸选择香港大学,面对优秀的学生高校能否破格录取?

 香港大学7月6日说,2012年内地本科生招生圆满完成,今年港大的报名人数,录取内地状元数都创了历史新高。

 今年香港大学收到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2438位考生报名,同比增加2076人,报名人数为历年来最多。港大录取了363位学生,其中21人是高考?省市状元?,比去年增加4位。其中,10位是省级状元,分别来自辽宁、上海,甘肃、海南、湖南、江苏和云南;另有11位是市级状元。此外,今年港大录取的学生中,有许多是高考单科状元,其中有6位获得数学单科满分(满分150分),而英文单科最高分是149分(满分150分)。

 2012香港大学和剑桥大学联合招生(工程类)在内地首次招生,共录取了14位考生。他们将在未来一年就读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并接受剑桥大学的考核,合格的人可以升入剑桥大学读书。

 港大对今年招生结果很满意。学校说,今年被录取的363位考生,成绩好,面试表现也出色,有很好的综合素质,符合港大历来坚持的多元人才选拔理念。考生兴趣广泛,不少是钢琴、书法、舞蹈等的十级选手。40多人在全国的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一等奖。在今年录取的21位状元中,就有3位同学是省级化学或数学竞赛的一等奖。2位是国家二级运动员,还有1位湖南文科状元获得了武术加分20分,文武双全。

 今年,考生报考港大的志愿选择呈现多元化特点,许多考生在面试中表现很成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传统的热门学科如经济金融、工程、理学、法学等竞争还是十分激烈。统计及精算等港大在国际高等教育评分中排名前列的学科,继续受到考生青睐,文学、教育及社会科学等人文科学专业,今年报考人数有大幅度增长。

 香港大学在2012年实行新学制,由3年改4年,被港大录取的内地生不再需要在内地大学进行一年的委培学习,而是在暑后直接去香港读本科一年级的课程,为帮助新生适应到香港后的学习和生活,香港大学推出了?挚友?,为每一位内地新生配对一位学长,学长是新生的学习生活向导。

 港大为录取的内地生提供了不同额度的奖学金,全额奖学金是每年16万港币,支持学生在香港期间的学费(每年港币11万9千元)﹑住宿费(每年港币1万多)及基本生活费等方面的开支。

江苏的高考文科状元白湘菱,因为历史科目选修是B+,从而无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新闻让大家一度十分惋惜。考出最高分的背后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的汗水,而父母又不知道寄予了多少厚望,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一项选修不及格无缘理想的高校换做是谁我想都无法开心的接受。

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用来遵守的。江苏省2020年高考满分480分,选修两门按比例划分等级A+、A、B+、B、C、D,不计算分数。文科生:语文160分+40分(附加)、数学160分、英语120分、选修历史(必选)100分、选修X(自选)100分。理科生:语文160分、数学160分+40分(附加)、英语120分、选修物理(必选)100分、选修X(自选)100分。而白湘菱正是历史选修B+,对于清华北大等985高校硬性要求之一就是选修必须是A以上,面对如此残酷的事实也只能接受。所幸最后香港大学向白湘菱投来了橄榄枝,并愿意给她提供四年百万的奖学金。

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跳板,并不一定只有清华,北大才是最好的选择,只要你有能力无论在哪都能发光发热,更何况香港大学也是不错的学校。虽然此事的结局算是比较圆满了,但也有人提出了疑问。面对优秀的学生,清华北大难道不能破格录取吗。

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高校可以选择对格外优秀的学生破格录取,但还是那句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破格录取的同时也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不公平,更何况,作为一个文科生,历史科目的成绩没有达到A以上,这本身也是自己的一种不足,并不是非人为因素造成的。一旦每个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的破格录取那规矩定了还有什么意义,更何况如果她足够优秀,她自会有自己的去处。

文章标签: # 选择 # 高考 # 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