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高考历史押题答案,高考历史押题答案大全

tamoadmin 2024-07-12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历史 和政治大题不会怎么编~~~2.怎样快速提高高考政治历史地理成绩!!急急急急急(老师、高才生进来~~,历史地理政治超好的进来!!!)3.还有两个月就高考了,给我个,怎样有效提高数学成绩到90分,我平常50分啊,文科!还有文综,我平时...我在本科是一名理工科学生,今年报考了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学硕,专业内方向是世界经济学。初试成绩为430分,排名学硕第二,其中政治81分,英语一74分

1.高考历史 和政治大题不会怎么编~~~

2.怎样快速提高高考政治历史地理成绩!!急急急急急(老师、高才生进来~~,历史地理政治超好的进来!!!)

3.还有两个月就高考了,给我个,怎样有效提高数学成绩到90分,我平常50分啊,文科!还有文综,我平时...

高考历史押题答案,高考历史押题答案大全

我在本科是一名理工科学生,今年报考了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学硕,专业内方向是世界经济学。初试成绩为430分,排名学硕第二,其中政治81分,英语一74分,数学三135分,801经济学综合140分(专业第一)。最终顺利被一志愿录取。

本人20年3月份开始复习,至21年3月复试结束,历经一年多最终如愿考上浙大。考研整个过程下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纪律和的重要性。记得曾经在管理学课程上,老师说成功人士做事情有个共性,他们会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做一个详细的规划,然后严格执行,我当时不以为然,认为此举毫无用处,而现在我明白我错了。接下来我具体讲讲我的考研经验。当然如下内容仅是我个人愚见,每个人天赋秉性不同,可能该经验并不适合每个人,希望大家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考研是一个从里到外都需要准备的事情。关于院校选择,其实对我来说并不是很困难。因为我的本科再往上就是清北和华东五校。我是一个比较恋家的人,同时浙大背靠最大的民营经济省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再结合自己的理想和职业规划,就选择了考回浙江。

在此简单介绍一下浙大经济学院。经院统招的硕士大部分是专硕,主要集中于金融、税务、国际商务三种,每年有一百多个名额;给经济学硕的统招名额比较少,近年来每年有24位,再细分下去,实际上平均每个方向只有2人。以2022年招生为例,统招人数最多的方向是国际贸易学(4位):

虽然每个方向招生人数少,一志愿风险比较大(2021年就有两位428分和427分报考产业经济学的同学依然被调剂去了另外的方向),但浙大用的录取方法是用大类排名确定复试名单,再根据综合成绩进行方向之间的相互调剂。因此,实际上的风险并没有从录取人数来看那么可怕。

(此外,浙大经济学硕是非常注重初试的,高分考生几乎从来没有被刷过,可供有意愿的同学参考)

专业课考察的是801经济学综合

我专业课考了140,算是比较高的分数了(专业课想上120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比我高的人不多。浙大801题型不同于其他财经院校的考试,他更偏重于书本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并不会有创新、应用解题模式的题型,很多题目都能够在书本上找到答案,但由于书本内容很多,而考题就那么几道,你想通过押宝的方式压中题目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全面的熟悉课本知识,书本高于一切。题型是西方经济学100分+自选科目50分(我选的是计量经济学)。

先说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参考书是浙大自己出版的两本书加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属于入门选手级别的书籍,但不能忽视,还是需要完整的过一遍,最近两年都考了一道论述题(我就是忽略了这本书所以这道论述不会答),16年失业问题,17年经济增长。

浙大自己出版的两本书很关键,

要认真完整的学习至少2遍,课后计算题全部要做且都弄懂。

看书的过程中,碰到不懂的或者关键知识点要用笔记本记下来,标记不会的题目。名词解释可以关注课后习题里的名词解释,我当时还看了金圣才上的名词解释(事实证明并没有软用,都没有考到)。简答和论述都是考察书本上的知识,但是还是需要一定题目的练习量,学习答题的方法和逻辑,这部分我当时用的是金圣才的书。

计量经济学部分,我个人认为使用李子奈版本的计量经济学更好,

着重1到5章,不过里面中级水平的知识不需要掌握(例如矩阵运算这种),看完书之后把课后练习做一遍就差不多了,书本上有的证明题要搞懂。然后就是做真题了,把03年至今有的真题全部做一遍搞懂,体会老师的出题逻辑。最后还有一点提醒一下,复习过程最好理清楚宏微观的框架并反复记忆,考试的时候看到题目可以定位到你框架的哪一部分,这样子有助于记忆书本知识。考前的2到3天,把书本知识全部过一遍,这将非常有利于你答大题目。

再给大家展示一个简答题。在做笔记时就融入自己的思考,分好答题的点。这样做笔记虽然花的时间稍长,但可以大大减少后期的时间(大家不一定要手写,如果有电子版可以直接复制粘贴组织语言,有很多学长学姐就是这么做的)。

研究真题!研究真题!研究真题!

所有准备专业课的同学,我是说所有,都要紧紧围绕真题来进行一切准备工作。对于可能还看不懂题目的跨考生来说,更是要把真题当成第一标杆。

真题如何使用呢?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查看分值和题型分布。以浙大801经济学为例,题型和分值如下:

名词解释,5分(6个)

计算题,10分(4道)

简答题,10分(4道)

论述题,20分(2道)

这一步很重要,因为之后我的笔记就是按题型来分类做的。

②观察题目和考点主要出自哪几本参考书上。以浙大801经济学为例,今年参考书主要有4本,两本是浙大自己出的宏、微观教材,两本是曼昆的宏、微观。但是近年来80%以上的题目都出自浙大自己的这两本教材上,所以,要确定好重点:以这两本教材为学习主干(听另一位考上的同学说,ta甚至没有看曼昆的那两本书,后来尽管专业课分数不高,但也考上了)

③此时再去看题目的具体内容。要结合书本一起看,分析哪些地方可能成为考点,哪些地方会出名词解释,哪些地方会出简答/论述。

政治:

政治是一门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也没有什么技巧,总结一个字就是背。选择题的分数非常关键,差距基本都在选择题上,后面的论述大家差距不大,所以一定要做好选择题。在大的逻辑上必须理解清楚,比如整个政治考试的内容是围绕历史时间轴来的。首先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把精讲精练过了一遍(其中每天看多少内容都有具体的),看的过程做1000题对知识进行巩固并对错题做标注。完了之后开始看风中劲草,不同于精讲精练只是熟悉为主,看这本书时侧重于背诵和记忆(给自己做好时间规划,要在多少天之内完成)。

风中劲草看完之后,8套卷差不多就来了,8套卷的选择题要全部搞懂,大题可选择性记忆(具体哪些肖老师会说)。进入12月份4套卷差不多就来了,除选择之外,4套卷上的大题全部要背熟练,今年几乎压中5道大题。

6月-8月 肖秀荣《精讲精练》 1000题

徐涛强化班

目标:6-8月份把基础过1轮

1、配套《精讲精练》听徐涛强化班,听完课之后再看 一遍书

2、听一节课,当天对应做配套1000题,错题就是你不理解的地方,返回书中看对应知识。

9-10月份 肖秀荣《精讲精练》 徐涛背诵冲刺笔记徐涛优题库

目标:9-10月背诵选择题知识点+刷题巩固

1、二刷《精讲精练》+《1000题》错题

2、这期间持续做题强化,可使用优题库作为习题

3、开始背诵选择题的知识点

11月-12月份 肖八 肖四 腿四 徐八米三 肖秀荣押题班(考前一周更新)

腿姐冲刺班

目标:11-12月背诵大题+强化选择题+模拟

1、每天拿出1小时背诵选择题知识点+主观题知识点

2、刷题保持手感,查漏补缺(只刷横似题选择题

3、最后看一下冲刺班和押题班,了解答题框架

英语:

1、基础阶段:

时间:5 月初——6 月底

任务:本阶段重点为英语单词、考研语法。

具体任务为: 考研英语 5500 大纲单词看课「过」一遍,每天 1 个单元 2 小时,大概花费 30 天时间。后续以「月」为单位,每个月复习 2 遍,即每天复习 2 个单元。 选择一个考研语法网课,在 4 月前将课程看一遍,并记笔记。 做 2002-2008 年真题阅读部分,把不认识的单词都标记出来,在语境中重复单词会记得更牢。

2、强化阶段:

时间:7 月初——10 月底

任务:本阶段重点为英语真题,英语单词背诵。 英语真题训练,提前留出最近 6 年的真题作为冲刺阶段考前模拟。使用考研真相,剩下年份的真题以周为单位,保持一周一套英语真题的速度。除大小作文之外都要做,考英语二的同学在此阶段建议用英语一的真题作为复习材料。 每周一套英语真题,要做到: 标记出每一个不认识的单词; 画出长难句句子结构并分析; 通篇阅读文章感受行文逻辑; 分析题目理解错误原因,并总结做题技巧;

3、冲刺阶段:

时间:11 月初——考研初试

任务: 总结英语大小作文写作框架,背诵优质句子充实作文语料库。 最近 6 年的英语真题,进行整套模拟(含大小作文),严格控制做题时间训练答题速度,在模拟中训练做题技巧,最后进行查漏补缺。 回顾复习近 20 年真题和选项。

数学:

我高中读的是理科,数学基础比较好,加上数三本身偏简单(最近两年有变难的趋势),所以复习套路可能和别人不太一样。

比起大多数同学,我的数学参考书购买得比较少。一本全书作为复习主干,一本《张宇线代9讲》作为补充,外加试卷:真题+李林6+李林4+张宇4。

之所以没有买很多资料,在于我不提倡搞题海战术,但我坚持把一道经典题反复做多遍,多总结。因为数学是一门经常出现“脑子和眼睛学会了,手学不会”情况的科目,把两道同一类型的经典题做5遍,直至搞懂其出题角度、做题逻辑、答案撰写,绝对比做一遍10道同一类型的题目收获要大。

我对数学三复习的整个过程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目标:掌握题型的固定做法。考研数学想得高分比高考数学得高分要简单很多,主要原因就在于:高考数学要掌握的技巧比考研数学更多,有很多题目形式都千变万化,而考研数学的题型是基本上固定的,变化很小,甚至连出题的形式都是固定的。只要能熟练掌握常规题型的做法与原理,就能获得不错的分数。

不可否认现在的考研数学难度越来越大了,但是我认为这种难主要还是集中在计算量上,数学三的题型是很常规的,不必将其难度魔幻化。以今年的数三为例,我感觉唯一与往年稍有不同的就是最后一道大题(概率论的最大似然估计法),将一个变量改成了两个变量。事实上,如果这道题明白最大似然估计的原理,仍然是一道简单的题目。

因此,我的复习总思路是:确定好题库→第一遍做题→筛选错题,分类→第二遍做第一遍中的错题→筛选重复错的题,分类→对反复错的题反复练习,直至考前。不轻易开做新题,只做最开始确定好的题库。

数三更多在于基础,基础题型都会做,130没压力,无需太过紧张,考试遇到不会的题,你可以先跳过去做后面的,即便返回来之后还是没做出来,那就更不需要紧张了,说明这题90%的人不会做,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第二遍刷全书,600道题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要仔细做,主要针对第一轮中四类错题来进行复习。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第二类题目,整张试卷有130分都是用常规方法和套路就能做出来的题。做这样的题没有捷径,给我的感觉是:每一类题都是一种需要一定流程才能制作出来的工艺品,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手和大脑熟悉做这件工艺品的流程。有什么办法呢?无他,唯手熟尔,反复练习。

这一遍做完又会了一半的题目,还剩下300道错题,先把全书放一放。此时已经10月上旬了,应该马上开始做真题。20年的真题每天做一份,并把错题标记出来;每天做完之后,立即去反思错误所在,并与全书上留着的300道错题进行比较,把错误所在的考点圈出来。这样做完一遍,就能清楚地知道哪些是考试高频且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了。

从真题里我大约得到了100道错题。11月份,就针对全书上的300道错题+真题中的100道错题继续进行练习,这些筛出来的错题是自己最宝贵的。我用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投入4-5小时,把这些题目仔细地做了两遍。这一个月针对错题的练习非常重要,最终得分在哪个分数段很大程度上靠这个月做题的细致程度。

同时,也要辅以自己容易出错的公式的默写,比如泰勒公式(如何记泰勒公式有小技巧,可以看网上的)、多元微分方程解的形式等。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做题时包括填空题在内,要在在作业纸上尽可能完整地把每一步步骤都写出来,不能省略着写,也不能跳着写。以自己的某份作业纸为例:

一方面,这样详细地写可以把自己的细小问题完全暴露出来,让自己完全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因为数学题任何一步卡住都无法成功地拿到满分;

另一方面,步骤分占比非常大。今年我大题计算至少错了三个地方,但仍然拿到了135分。这说明只要步骤完整,扣的计算分是比较少的。

复试

先说分数比例,复试占总分的40%,初试占60%。我必须强调一下复试的重要性,很多同学觉得只要初试分数高,复试就可以随便浪,我可以告诉你,你要是真随便玩,那你随时都可能会翻船,复试分数的差距远比你想象中大,由于初试总分要除5,所以一折算大家的分数差距不大,30分其实换算之后也就6分,所以一定要非常重视复试。

这样的话其实大家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但是有些真的只有自己经历过才能深深明白。不论怎样,都有几句肺腑之言想叮嘱,这几条可以说是我能上岸最重要的事了。甚至前面的经验都可以不看,但这张最好能仔细看。

不要熬夜,真的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从小到大,哪怕是准备高考,我都要睡9个小时左右,少于8.5个小时我就会浑身酸痛头晕脑胀。所以考研期间我每天的睡眠时间是9小时(哪怕到最后也是8.5小时)。自己可以计算一下,每天24个小时,即使扣除9小时睡眠、1小时吃饭,两小时运动休息,也足有12小时一天。把这12小时充分利用起来,在这12小时里拥有一个体力充沛、精神焕发的头脑去思考、背诵知识,不仅心情好,也绝对比牺牲睡眠和休息时间把学习延伸至15个小时效果来得好。

尽全力保持平和、积极、安宁、愉悦的心态去学习,不用把考研想象成紧绷和苦大仇深的事情,千万不要想得太多。考研不是易事,但绝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我知道有很多同学是以悔恨、绝望为动力支撑自己学习下去的(我自己以前也那样),但是不得不说,以这样的心情学习,虽然可以把自己绑在书桌前,但是效率不会高,也无法钻研难题,因为心全被乱糟糟的事情挤占了。虽然我和众多考研的人一样,心态是一天一小崩、三天一大崩,但这种难受不是因为其他事情,单纯是因为考研本身有些难关暂时无法攻克。这种状态是学习的最好状态,希望大家都能想办法找到这种状态。

高考历史 和政治大题不会怎么编~~~

读书时的高中历史第一课我已经记不清了,若仔细想想无非停留在老师读文字学生划课本的记忆层面,当然这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六年前,我有了自己的高中历史第一课。当时新课改培训如火如荼,我认真学习领会精神,静心备课多查资料,力求将我的第一课展现出全新的风格。岳麓版高中历史第一课是《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即上古三代的主要政治制度。之前我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专业,因此,尽管这是我进入高中工作的第一节课,但我并不紧张。我甚至简单地认为,如果能将宗法制、分封制等内容弄清楚,那么进一步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自然水到渠成。为了丰富课堂,我展示给学生的教材文字外的内容有“齐鲁青未了”、“秦晋之好”、“尊祖敬宗”“重男轻女”等。课后,我不忘关注学生的反馈,然而学生学习效果并不乐观,他们甚至对高中历史的学习产生了畏惧感。有一个学生告诉我,他中考时历史是满分,但他对刚刚学习的这一课很茫然。进一步了解得知,刚刚经历过中考的学生,他们备考的唯一方式就是老师整理提纲或者习题,然后统一背诵逐一考核,不合格者加考,直到合格为止。他们最佩服押题准确率高的老师,每次遇到原封不动的题目就是最的事情。这一课教给我一个活生生的道理:备课不备学生,不了解学情,做再多的书面功夫,效果只会大打折扣。三年前,我迎来了第二轮高中教学工作。都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怎样将前三单元的重要而晦涩的政制内容由浅入深呢?首先必须吸取上一次的教训,我翻阅初中历史教材,发现初高中之间有非常大的差异。同时中考的程式化和高考的日趋多样化之间巨大的鸿沟也是有目共睹的。接着,我做出了尝试——同样的第一课这次我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内容又分两部分,由教材的两页导读开篇继而完成“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的学习。我的学生现实学情是他可能答出秦始皇加强统治的措施,但很可能分不清秦朝与唐朝哪个出现得早,这也是以前课堂交流中遇到的实情。他们脑海中的历史知识是片段的,或者可以说他们的历史知识是具体化的一个个题目,多数题目随着中考试卷的上交也就自然遗忘了。将中国古代朝代歌口诀教给学生,帮助梳理遥远的古代历史是第一单元学习必要的准备。一方面并非所有的普高学生三年后都要考大学,另一方面想升学的基础又薄弱,所以高中第一课大谈高考文综试卷历史最难且难度逐渐增强这类话题可以说几乎没必要。面对这种情况,我把第一课的教学目的设计为: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广义和狭义)。②让学生了解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在教学内容、学习方法、考试评价、课堂笔记等方面的不同。③介绍课本导读的一些知识点:文明、政治文明、影响政治文明的因素,并进一步介绍高中三本必修分别学习政治文明历程、经济文明历程和思想文化历程。这样可以较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高中历史学习的确不同于以往的认知。④简单介绍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这一次的授课实践,我发现学生似乎对我的导言部分更感兴趣,听得认真,也能积极参与一定内容的讨论,但当课堂内容切换到教材第一课时,多数学生还有些不适应。“因材施教”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说的明了听的明白,做起来却难了。新课程改革具有鲜明的特色:教材编写用“模块+专题”的形式,教学倡导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诚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学活动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观,还必须转变学生观。回想当初毕业时主动放弃几个去图书馆、档案馆和办公室这样的工作机会,坚持再次走上三尺讲台,唯一的理由就是我热爱教书育人的工作。可是,如果一味按照自身的经历,以不变的眼光来看待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学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果。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的差异、社会的变迁、家庭背景各异等等,这些都是推动我必须革新学生观的重要而现实的因素,尽管整个过程独立摸索前进。送往迎来一批批学生,教室还在,课本依旧,但一张张崭新的面孔带来的是千差万别的过去。普高学生被传统的考试选拔淘下来,他们基础知识不扎实,同时岳麓版的历史教材没有常规的系统性,它更适合有较好素养的学生提升能力与水平。对于绝大多数高中教师而言,他们担负着初中与大学的过渡任务,而我要面对的是纠结于三年后读个专科还是走向社会的学生们。面对这样的情况,高中历史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该如何来落实?僵化教条的背诵不可取,没有必要的基础知识做储备去妄谈素养又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程度已经迥异于前,如何从庞杂的信息中去甄别挑选有效内容成为重要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毕业之后仍然保持联系的学生曾这样和我聊过:“老师,认识你之后我才发现读书很快乐。”“老师,刚上高一的时候,有一天你走到最后一排我的座位旁对我说一定要把我送进大学,我永远难忘。没有你,我还不知道现在在哪里游荡呢,但不会在大学。”……坦率地说,仅作为科任教师能听到类似的表达我很感动。我还发现,学生们极少再和我谈起历史考试,但他们会和我说起后来又看了什么书,又思考了某个问题,学生还会记起某节课的我的某句话。我自己又何尝没有这样的经历呢?老师辛苦教给我的课本知识早已忘记,但有的老师特有的风貌却长留心中长久地影响着我的生活。题海战术全力以赴为高考对我的学生来说不切实际,督促学生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文字死马当做活马医我也于心不忍。因此,尊重学情才能因材施教,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我的历史课堂才能成为动态生成的课堂。九月份又将迎来新的高中历史第一课。这一次,我又有了新的设想,因为抽象地去谈历史和历史学已经超越了高一新生的理解范围和能力。新课可以由师生的自我介绍开始,引导学生得出历史是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影响)构成的总体,是过去,但连接着未来。没有过去就无所谓现在和将来,一个不了解自己过去的人是不会认清自己的,一个不了解自己历史的民族永远是个幼稚的民族(俄谚)。接着指出基本的历史意识:①时空意识。三种纪年方法:一是王朝纪年法,可根据情况提问学生,教师补充说明。二是年号纪年法,例如唐玄宗年间、光绪三十年等,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运用较多。三是公元纪年法,基督教耶稣诞生日,不存在公元0年。世纪算法,倒数第三位加1,需要注意公元前的世纪换算。空间意识要善于利用地图册和教材插图。同时纵向延伸横向联系的整体时空观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需要给予关注和养成。②史料意识: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例说史料的真伪,这有利于增加课堂的新鲜感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意识。③史观意识:史观即对历史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有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等。然后,结合必修一教材目录明确政治文明史的基本要素:政治制度、政治、政治活动、政治家。基本线索:ⅰ中国古代政治史核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世界古代史主要学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ⅱ中国近代史主要学习侵华史、抗争史、近代化;世界近代史主要学习英法美德等国资本主义整体的建立。ⅲ中国现代史主要学习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外交成就;世界现代史主要学习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这样,既可以和学生共同拥有一堂别开生面的历史课,也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缓冲过渡到高中的历史学习中来,并且对必修一的学习有了概括性的了解,也为教材第一课的学习做一定的铺垫。如果时机适合,第一课我还可以和学生们共同讨论高中历史课想怎么学习该怎么学习的内容。或许高中历史第一课具体讲了什么内容已经不是特别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关注学生的成长,如何了解学生的需求,如何去克服教师一厢情愿又常常一无所获的矛盾心理。按照哈佛大学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是优秀的好孩子。遗憾的是,周遭的现实往往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做学生时唯分数论,步入社会后唯物质论。很多时候学生的困惑也是老师的困惑,在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实践中,普通高中的老师们做着平凡普通但又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高中历史应该怎样教?真的教育是什么?陶行知先生用一生践行着教育的真谛——“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我想,这也应该成为我每一节历史课的灵魂。(十四中 樊金玲)

怎样快速提高高考政治历史地理成绩!!急急急急急(老师、高才生进来~~,历史地理政治超好的进来!!!)

政治的套话? 经济: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的缺陷 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体现公有制的主题地位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 财政还是巩固的物质保障 稳定社会秩序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用现代科技武装企业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用现代管理技术提高劳动者技能以及经营者的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要树立良好的信誉 农业是公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要走出一跳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的道路必须1提高科技投入2加强管理3提高资金投入4靠农业产业化经营5农业结构的调整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名经济的支柱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中国人民银行是在院指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机构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建立新型劳动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以及稳定社会秩序的根本性措施 这里有经济理论 产业 企业 分配 的知识 套话 像国家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的缺陷 价值规律 财政的作用 企业 这些考的多

政治常识:国家: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是履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只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体现 国家还有捍卫主权不受侵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职能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利益的捍卫者 坚持依法治国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党:中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先锋队代表最广泛人民的利益 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以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些都是经常用的话

民族区域自制是我过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促使世界共同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 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是基本目标 政治 关于经济 就是像国家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的缺陷 价值规律 财政的作用 企业 这些考的多 政治常识就是国家 党 考的多

哲学: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前者分 唯物论辩证法 而且考得多 套话嘛:

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辩证法有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矛盾的观点 难得打了 要是你还要再问我吧 你吧书打开 吧黑体字都背下 那就是套话

历史套话就少了 你可以买试卷 像现在正卖的 押题卷 然后看后面的答案 觉得有点套话的就背上 这都是我打的啊 200分哦~~ 要是不知道 再问我 手都打酸了

还有些概念性的句子 后来想到 来告诉你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哲学 当构成事物内部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当部分以合理状态构成整体整体功能大于个部分功能之和 有时关键部分的状态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如果你充分运用 那也差不多了

还有两个月就高考了,给我个,怎样有效提高数学成绩到90分,我平常50分啊,文科!还有文综,我平时...

地理:地图是肯定要记住的,在家里挂一个大的地图,每条经纬线都要熟记,一条一条来,不要慌,特别是那些特殊、著名的经纬线。

区域分析都有规律可循的,你得在头脑里面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区位优势、水文优势都要记住,考试时可以一一印证。对于地图你至少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即那些著名的国家你要知道它们的方位,考试一般不会考很偏僻的国家或地区。

历史:首先要有一个概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什么是经济基础,什么是上层建筑能够很清楚的明白,那么做历史分析题的时候头脑就会比较清晰,不会慌乱,完美无缺的答题是不可能的,只能减少答题的失误。对于历史的发展脉络,时间,历史中的矛盾冲突,冲突双方你要很明白的知晓,不能一问三不知,立足于课本是基本的。

政治:我政治不好,特别是哲学,但是我知道背诵基本的原理,在考试中从题中找寻需要的答案,关注社会热点,特别是两会的热点议案,取巧一点,答题不要怕少。

在高考复习中,有规律的复习很重要,千万不要盲目的复习,像无头苍蝇一样,有严格的时间作息表,严格准受,自律,不要怕,不要紧张,淡定一点,相信自己,适当时要放松,我周末都会去踢球放松,释放压力很重要,预祝你考试成功顺利!

快高考了,给你一些提高数学的方法。

1.强化“三基”,夯实基础

所谓“三基”就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可见“出活题、考基础、考能力”仍是命题的主导思想。因而在复习时应注意加强“三基”题型的训练,不要急于求成,好高骛远,抓了高深的,丢了基本的。

考生要深化对“三基”的理解、掌握和运用,高考试题改革的重点是: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考试大纲提出的数学学科能力要求是: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课标提出的数学学科的能力为: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数学实践能力,数学思维能力。

考生复习基础知识要抓住本学科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进行重新组合,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结构,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境界。

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克服“眼高手低”现象,主要在速算、语言表达、解题、反思矫正等方面下功夫,尽量不丢或少丢一些不应该丢失的分数。

要注重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在日常训练中的渗透,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夯实解题基本功。高考复习的一个基本点是夯实解题基本功,而对这个问题的一个片面做法是,只抓解题的知识因素,其实,解题的效益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有:解题的知识因素、能力因素、经验因素、非智力因素。学生在答卷中除了知识性错误之外,还有逻辑性错误和策略性错误和心理性错误。

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运算要熟练、准确,运算要简捷、迅速,运算要与推理相结合,要合理,并且在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养成书写规范,表达准确的良好习惯。

2.全面复习,系统整理知识,查漏补缺,优化知识结构

这是第一阶段复习中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考生在这一过程应牢牢抓住以下几点:①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实质性理解;②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和初步应用;③公式、定理的正逆推导运用,抓好相互的联系、变形和巧用。

经过全面复习这一阶段的努力,应使达到以下要求:①按大纲要求理解或掌握概念;②能理解或独立完成课本中的定理证明;③能熟练解答课本上的例题、习题;④能简要说出各单元题目类型及主要解法;⑤形成系统知识的合理结构和解题步骤的规范化。

这一阶段的直接效益是会考得优,其根本目的是为数学素质的提高准备物质基础。认真做好全面复习,才谈得上灵活性和综合性,才能适应高考踩分点多、覆盖面广的特点。

这一阶段复习的基本方法是从大到小、先粗后细,把教学中分割讲授的知识单点、知识片断组织合成知识链、知识体系、知识结构,使之各科内容综合化;基础知识体系化;基本方法类型化;解题步骤规范化。这当中,辅以图线、表格、口诀等已被证明是有益的,“习题化”的复习技术亦被证明是成功的,如,基本内容填空,基本概念判断,基本公式串联,基本运算选择。

3.加强对知识交汇点问题的训练

课本上每章的习题往往是为巩固本章内容而设置的,所用知识相对比较单一。复习中考生对知识交汇点的问题应适当加强训练,实际上就是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知识网络就是知识之间的基本联系,它反映知识发生的过程,知识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是一个把厚书(课本)读薄的过程;同时通过综合复习,还应该把薄书读厚,这个厚,应该比课本更充实,在课本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更宏观的认识,更个性化的理解,更具操作性的解题经验。

综合性的问题往往是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问题来解决的,这几个简单问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要解决这类考题,关键在于弄清题意,将之分解,找到突破口。由于课程内容的变化,使知识的交汇点出现了新动向,如从概率统计中产生应用型试题,从导数应用中与函数性质的联袂,从解析几何中产生与平面向量的联系、立体几何、三角函数、数列内容中渗透相关知识的综合考查(如三角与向量的结合、数列与不等式结合、概率与数列内容的结合)等。

4.不搞题海取胜,注重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

如果取题海战术、猜题押题等手段来应付升学考试,其结果是步入了“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的恶性循环的怪圈。应该控制总题量,不依靠题海取胜,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

政治的知识框架还是很清晰的,知识结构要背下来,这很有助于答题。书上的概念要弄清楚,背好,不能马虎。有时还要字斟句酌,选择题就经常有陷阱的。时政有关的东西其实还是考课本,只是要通过看一些材料等了解答题的方向,熟悉各种切入点。 学好地理要多看地图,在自己的脑海里也要形成地图,这样十分有助于答题。自然地理中很多知识需要理解,掌握后其实题目是很好做的,不用死记硬背,比如和计算有关的题目,平时要多接触各式题型,多角度思考,不能放过有效信息,充分挖掘隐含条件。答题注意可按要点来分层次,不仅有条理,也有助于自己思考。 平时的练习以高考题为好。不只是选择题,解答题也要做,通过与答案对比,可以发现自己答题的不足。学习怎样有层次、有条理地答题。 不管怎样,文综都要以课本为主,不可本末倒置。

政治:政治需要上课认真听讲,更重要的是自己下来理解。老师上课不能太抽象,你要建议他多举实例,这样更有利于理解。上课只要求你听懂就是了,下来要看书,不懂再看,直到懂了为止。学了一个单元就要复习一次,把书通看一遍,然后回想这一章讲了些什么内容,在草稿本上把每框节的要点写出来(这个很重要),这样不用看书这一章的内容也就一目了然了,不然学了一章后里面有些什么内容都不知道。当把全部都学完了后就要全面总结,把全部章节联系起来,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你就跟上了编书者的思路,学起来也就容易了,最后你就会发现哲学哲学只讲了三方面的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它的意义?现在你才刚开始学是有点不大习惯,以后你就会觉得哲学是最简单的了,都是些固定模式,但是现在你不要拖帐,不然以后要学懂就难了。现在平常没事就在草稿本上写要点,不要整天都拿着书来看,每晚上睡觉前回想一章的要点,多用政治观点分析现实中的问题。这样你不用多长时间就把哲学学得很好了。

地理:地理是我认为最简单的一科,平常要多看地图地理其实很有趣,你必须找到学习地理的兴趣,否则你是绝对学不好,所以我的观点是首先要培养兴趣.我很喜欢地理,地理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可以使你了解世界各国的风俗人情,经常会有些很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有趣,而自然地理相对于人文的较抽象一些,主要是气候啊,经纬度啊什么的,学好自然地理主要就是多看地图,熟悉世界地形,然后多背一些气候的名称.做一做练习,找个老师讲解一下就可以了,而人文地理不必太重视。要带着一种旅游的心情学地理。

历史: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中完全不同,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复习一次,每个月再总复习一次。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才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把看书与练题相结合,多思考,就行了 。

加油,祝你考试顺利!

文章标签: # 学生 # 知识 # 历史